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chǎn)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資國企動態(tài)
2021-06-10
非常高興來到清華大學和大家進行交流,以前我在這里也多次交流過關于國企改革的話題。作為中國上市公司協(xié)會和中國企業(yè)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會的會長,今天我結合“資本市場與國企改革”的主題和大家進行分享。下面,我講三段話。
01、資本市場促進了國企改革和發(fā)展
一是資本市場支持了國企的發(fā)展
回顧我過去40年來國企改革的經(jīng)歷,印象最深刻的是北新建材在深交所上市。國企改革初期,當時企業(yè)最難受的是缺少資金。1990-1991年,滬深兩交易所分別開始營業(yè)。1993年我在北新建材做廠長,1994年即推動公司上市,募集資金2.6億元。今天看來這筆資金不多,但當時卻解決了這家國企發(fā)展最難的資金問題,后來通過增發(fā)在資本市場募集8億元,推動北新建材一路發(fā)展起來。
2002年,我到中國建材工作,當時公司債主臨門,非常困難。2006年,我推動中國建材股份在香港H股上市,募集20多億港幣,后來增發(fā)到70多億港幣,用這些資金推動中國建材在水泥行業(yè)的重組。2009年6月,我到國藥集團工作,同年9月份推動國藥控股在香港H股上市,募集60億港幣,推動國藥在醫(yī)藥分銷領域的重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資本市場支持了國企的改革,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的支持,北新建材、中國建材和國藥集團就可能不會是現(xiàn)在的這樣子。
我國資本市場只有30年的歷史,美國資本市場有200年的歷史,阿姆斯特丹的交易所有400多年的歷史。但過去這30年里,我們資本市場快速發(fā)展,取得了非凡的成績,F(xiàn)在我國A股上市公司有4300多家,其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1221家,占整個上市公司數(shù)量的28%。在1221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里,地方國企控股上市公司有812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有409家。去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約80萬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40萬億,占A股總市值的47%。如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資產(chǎn)總額、利潤分別占央企整體的67%、88%。今天看這場上市,資本市場有力地支持了國企的發(fā)展。
二是資本市場促進了國企的改革
上世紀90年代,國企改革的想法和初衷是急于得到資金,得到資金的同時進入資本市場,進入資本市場之后股民、投資者進來,這樣就從原來全資的國有企業(yè)進入股權多元化、透明的上市公司,這對我們來講是非常大的變化。1994年,國務院召開全國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試點工作會議,確定在百家企業(yè)進行試點。當時提出四句話十六個字:產(chǎn)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
當時做到政企分開其實并不容易,但企業(yè)上市之后這件事情做到了。上市之后,證監(jiān)會要求母公司和子公司“三分開,兩獨立”,即資產(chǎn)、人員和財務分開,業(yè)務和機構獨立,使得上市公司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這個變化是巨大的。剛上市的時候,公司往往考慮資金比較多,上市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完全進入一個新的參照系,恰恰是這樣的參照系使得國企發(fā)生深刻變化,國企進行了一場市場化的變革。
2013年我在成都參加世界財富大會,有一個論壇主題叫“國企和私企”,主持人是《未來的亞洲》、《失衡:美國與中國的相互依存》兩本書的作者美國耶魯大學資深教授斯蒂芬·羅奇。他當時問我,“怎么解釋國有企業(yè)是市場充分競爭中的一員,以及國企今天的競爭力是不是得益于20年前進行的國企上市?”對這兩個問題,我回答說,“羅奇先生,您的問題就是答案,中國今天的國企是經(jīng)過市場化改革的國企,是經(jīng)過上市化改造的國企,是混合所有制后的國企。中國國企不是像西方想象中的國企,也不是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國企,而是市場化改革了的國企。”今天看國企有這么強大的競爭力,究竟來源于什么地方?我覺得就來源于改革和創(chuàng)新,尤其是資本市場推動的這場改革,從全資、獨資的國有企業(yè)成為規(guī)范、多元化的上市公司。
三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支持了資本市場
從市值來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占整個A股市值的47%。從利潤來看,去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實現(xiàn)歸屬母公司的利潤3.99萬億,其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現(xiàn)2.71萬億凈利潤,占整個上市公司利潤的67.9%,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是1.19萬億。這都是非常亮麗的數(shù)字。
從分紅來看,上市公司累計分紅8.6萬億元,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分紅6.22萬億,地方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分紅1.95萬億,央企上市公司分紅4.27萬億,也就是說28%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分紅占總分紅的72%。這幾個數(shù)字十分關鍵。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方面資本市場支持了國有企業(yè)的改革和發(fā)展,另一方面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也支持了資本市場的成長。
02、關于個別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不足
我做中國上市公司協(xié)會會長已經(jīng)兩年,這兩年里去到不少上市公司進行調研,包括一些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其中大多數(shù)上市公司狀況是好的。但也有個別公司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三點。
一是重融資輕機制
上市到底是為什么,一般覺得是到資本市場去融資。其實上市是兩件事,一件是融資,另一件是引入市場化機制。如果只融資不引入市場化機制,這個企業(yè)就沒有真正進入市場。這里往往有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是一股獨大。這是指上市公司除了一個國有股東之外,剩下都是散戶。從公司治理結構來看,確實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個別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一股獨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提出要支持和引導國有股東持股比例高于50%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xié)同性的戰(zhàn)略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使公司加強內(nèi)部制衡、公開透明地經(jīng)營,不要一股獨大。像中國建材旗下13家上市公司,有兩家公司做得很好,北新建材和中國巨石,這兩家公司都有積極股東,從我的實踐來看,可以稱為上市公司治理最佳實踐。
另一個問題是缺少激勵機制。中國建材股份在香港上市后,我每年都參加路演,路演了13年,每次路演基金機構都會問到,公司有沒有激勵機制,是什么,兌現(xiàn)了沒有,等等。也就是說,上市公司的激勵機制不光是關系到內(nèi)部激勵的問題,同時也是投資者很關心的事情。因為投資者會認為,如果公司管理層都不持有股票,我們?yōu)槭裁促I這家公司的股票?我去個別上市公司調研的時候,有的公司領導說他很少看股價,我問為什么不看。其實這里也折射了一個問題,他沒有動力,是因為在公司沒有任何激勵機制。因此我也建議,管理層通過機制獲得的只是個小錢,但這個機制會影響投資者,甚至最后會影響公司市值,這對于公司是大事,是大錢,因此我們必須進行機制的改革。
二是重利潤輕市值
過去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財務體系是重視收入和利潤,對于市值的考核是沒有的。但上市公司的價值就是市值,產(chǎn)品市場強調利潤,而資本市場是強調價值。利潤是價值的基礎,但價值和利潤又不完全吻合,尤其是現(xiàn)在的新經(jīng)濟時代,價值會提前發(fā)現(xiàn)。就像特斯拉,還沒有利潤的時候,市值就達幾千億美金。我們個別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還在沿襲過去傳統(tǒng)的財務思維,沒有真正上升到資本市場,思考如何來創(chuàng)造價值。我到有的公司調研,問為什么你們這里有藥廠,他們也有藥廠,而他們的市值5000億,你們的市值卻只有60億,這之間差距在什么地方呢?我們應思考企業(yè)要不要做結構調整,要不要做一些剝離,如何滿足資本市場對我們的要求,還是說根本不理會,看也不看股價和市值。
三是重管理輕治理
目前,有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還采用過去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對上市公司來說,其實最重要的是規(guī)范治理,母公司、集團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間不是簡單的上下級,不能動不動就發(fā)紅字頭文件。集團控股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間是股東關系,是通過股東會、董事會這樣規(guī)范的治理結構運行的,而不是用傳統(tǒng)的上下級管理方法去管理上市公司。證監(jiān)會要求上市公司要“三分開,兩獨立”,但有的上市公司還是做不到,還是過去那套“從左口袋到右口袋”的思維方式,公司上市之后,還是占用上市公司的資金,有的集團公司盲目發(fā)展拖垮了上市公司,教訓都是慘重的。這些是今天個別公司存在的不足,但這些問題必須要高度重視。
03、資本市場和國企改革的雙促進
資本市場能促進國企改革,國企改革同時也能夠支持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實現(xiàn)資本市場和國企改革的雙促進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提高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過去我們講管理比較多,現(xiàn)在應上升到公司治理這個層面,因為上市公司不能只有管理,還必須加強治理。企業(yè)如何治理,就要依法治理,如《公司法》、《證券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等,必須依照這些法律法規(guī)強化公司治理。上市公司不管是國有的還是民營的,上市之后必須尊重其獨立性。
公司法內(nèi)容的核心有兩點:一是有限性。股東承擔有限責任,當然有限的權利,負有限的責任。第二是獨立性,企業(yè)有獨立的法人財產(chǎn)權。這兩點國有控股上市企業(yè)的控股股東都應十分清楚。但坦率來講,我們傳統(tǒng)上的治理文化還比較弱。今年5月,亞洲公司治理協(xié)會對12個亞太地區(qū)市場的公司治理標準進行了排名,其中中國內(nèi)地排在第10位。有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認為公司是公家的企業(yè),有的民營控股上市公司認為公司是他家的企業(yè)。實際上,上市公司一經(jīng)注冊,無論是國有還是民營,都是市場中的競爭主體,控股股東不得侵害其利益,這是治理的基本邏輯。證監(jiān)會易會滿主席提出“四個敬畏”,即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yè)、敬畏投資者,這是我們做公司的原則立場;“四條底線”, 一是不披露虛假信息,二是不從事內(nèi)幕交易,三是不操縱股票價格,四是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上市公司要恪守四條底線,觸犯底線就觸犯刑律,《證券法》和《刑法》修訂之后,觸犯了以上底線就要獲刑。我們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要遵守這些規(guī)則,做到“知敬畏,守底線,盡責任”。
二是加大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激勵機制
5月16日,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專題研究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展情況,郝鵬書記表示,要支持更多的國有企業(yè)運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國有科技型企業(yè)股權和分紅激勵等中長期激勵政策,不斷釋放發(fā)展活力。從2010年到2020年,這十年里共有285家A股上市國企發(fā)布了379項股權激勵計劃。這是我們所做的成績,但和1221家上市公司比,還有一些公司沒有激勵機制。具體來講,機制包括員工持股、管理層持股、科技分紅、跟投、分紅計劃等。
說到機制,我經(jīng)常想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一家企業(yè),就是萬華化學。習總書記在那里講了一段十分重要的話,“誰說國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變成現(xiàn)代企業(yè)。”萬華靠什么?就是靠機制,萬華的員工持股20%,國有股占21.6%,兩個加起來做一致行動人。同時萬華有科技分紅的機制,科技人員如果創(chuàng)造了效益,提出一定比例直接獎勵給個人,五年不變。這就是為什么萬華能夠一年有700多億收入、100多億利潤。萬華從過去煙臺的一家小國有企業(yè),一路發(fā)展起來,號稱中國的“巴斯夫”,靠的就是激勵機制,這點非常重要。
三是建設高質量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
去年國務院發(fā)布的14號文《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內(nèi)容共17條,綜合來看,高質量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兩點,規(guī)范治理和做優(yōu)做強。我理解高質量的上市公司應該有五大特征:一是做強主業(yè)。不管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也好,民營控股上市公司也好,這些年出問題的絕大多數(shù)公司是盲目擴張、偏離主業(yè),所以上市公司一定要做強主業(yè)。二是規(guī)范治理。三是創(chuàng)造價值,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價值。四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講過“三個轉變”,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chuàng)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chǎn)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這些都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五是承擔社會責任。過去我們講社會責任比較多的是CSR,現(xiàn)在講得比較多的是ESG(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許多西方國家的上市公司都必須披露ESG報告,在香港是不披露則解釋,現(xiàn)在證監(jiān)會也提倡上市公司做ESG披露,這是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綜合表現(xiàn)。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帶動整個上市公司群體,進而帶動資本市場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guī)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資本市場對國家非常重要,也是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力量所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排頭兵,我們一定要借助資本市場,做好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改革發(fā)展,從而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fā)展,促進國民經(jīng)濟更好發(fā)展。
來源:中國企研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