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 />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18-02-14
“2017上海國資高峰論壇”于2018年2月1日在上海召開。上海國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周道洪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其實是要把握一條,競爭性的國有企業(yè)在今后的國資混改力度上是完全可以加大的。在這當中,最關鍵的是要破解一些難關,真正做混改,不是說只有拿差的企業(yè)來做,好的企業(yè)更應該混改,好的企業(yè)混改以后所帶來的價值,通過市場化的機制釋放出來的價值更大”。
演講實錄
周道洪:各位企業(yè)家,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題就是“落子國資國企改革戰(zhàn)略活棋,構筑新時代上海發(fā)展戰(zhàn)略優(yōu)勢”。
引子:上海改革開放再出發(fā)
整個時代的變化非常之快,現(xiàn)在我們處在第四次工業(yè)革命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時代,這是一個顛覆性創(chuàng)新的時代。然后我認為這個時代老大是非常難做的,人家不跟你正面去交戰(zhàn)了,打到最后沒有敵人了,敵人都在他后面,因為正面去攻擊是很難的。
李強書記履新上海以后,發(fā)出呼吁,上海改革開放再出發(fā)。點穴很準確,要打造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其實上海的真正優(yōu)勢,處于長三角的核心地位,應該在整個長江經濟帶,在長三角一體化的發(fā)展當中要尋找自己新的機遇,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改善營商環(huán)境。其實上海優(yōu)勢是得天獨厚的,手里的牌很多,所以屬于上海的黃金時代,剛剛拉開大幕。因為上海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一旦被刺激,我認為前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一、改革開放再出發(fā),從哪里出發(fā)?從哪里起步?
上,F(xiàn)在擁有最大的,而且大家都看得到的資源,就是我們的國資國企。上海的國資國企18萬億,上海的GDP是3萬億,國資國企差不多是GDP的六倍。如果我們把18萬億的國資國企通過改革,讓它成為城市經濟的酵母,那它所釋放出來的能力應該會在上海新一輪的發(fā)展當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所以,通過改革國資國企,上海是完全有可能構筑新的勢能和動能,推動新一輪的發(fā)展。這是我作為引言引出話題。
二、解讀中國經濟
大家看上海的時候,一定要放到全國的背景下。上海和全國的經濟發(fā)展,實際上是全國的一個縮影。在這個過程中,從改革開放以來到現(xiàn)在,實際上2008年是上海和中國整個經濟的分水嶺,如果說經濟奇跡的話,主要是從改革開放到2008年,因為從2008年以后,中國經濟從雙位數(shù)的增長變成個位數(shù)的增長,上海也是一樣。如果進一步解讀中國經濟從改革開放到2008年的經濟奇跡的話,本質上是體制機制的改革,但如果從經濟學上來講,從動力的角度來看,它主要是取決于,經濟動力里面最關鍵的是供給側做了重要的保障。原來我們的資本非常缺乏,所以那時候引進外資,引進外國技術,這其中,五個因素里面只有外貿是在需求側的,其他的全部都是在供給側。黨中央現(xiàn)在提出來要推動供給側的改革,思路是非常正確的。因為需求側的改革,這樣的“三架馬車”核心是解決短中期的經濟增長,從中長期的增長來講,包括人口紅利這一系列的因素都是資源要素,是供給側的問題。如果預計中國經濟的未來,可以看得非常清晰,未來真正在需求側的話,唯一可以發(fā)力的是內需,以后我們4億中產階級的崛起,會撐起一個大的市場。但長期來講,人口紅利怎么延續(xù)?放開二胎,同時教育延長人口,然后技術和管理怎么提升。這些因素的提升,都需要一個過程,不是馬上會見效的,F(xiàn)在能夠馬上見效的是什么呢?其實就是資本,我們進入一個不差錢的時代,流動性非常充裕,央行現(xiàn)在最頭疼的是流動性的管理,稍不注意,房價就創(chuàng)新高。所以真正的供給側改革,在近期馬上能見效的,就是大力發(fā)展資本市場,同時加快國資國企改革。一個是讓居民的儲蓄向投資轉化,然后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國資國企會形成健康的長期資本的機制。亞洲四小龍、日韓,為什么經濟這么長期不景氣?因為他們的資本市場一直沒有發(fā)展起來,原來他們是緊密型的合作模式,后來一體化以后,銀行和企業(yè)的關系不斷的隔離,原來日本的銀企合作模式,盡管是債性的資本,但它是長期的,我們以前國有企業(yè)為主體的情況下,也是這樣的,但現(xiàn)在利率市場化,在銀行競爭不斷激烈的情況下,債性的資本不斷的短期化,全部在流動性的領域里面,但在長期領域里面受到很大的壓制。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上海的優(yōu)勢在上海18萬億的國資,如果運營得好,能夠去改革,就會形成非常穩(wěn)定的長期資本的供給,如果制度供給跟上,通過改革,會成為經濟的活力之源。
另外,其實現(xiàn)在中國經濟的未來之路也是非常清晰的,一個總要求,質量增長,經濟體系必須現(xiàn)代化,同時要推進供給側改革,然后三大攻堅戰(zhàn)。這就是接下來的幾年,至少管五年,整個經濟發(fā)展的主線。我認為這當中,把脈的話是把得很準的。而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講,中國經濟未來已經進入市場紅利,需要不斷通過制度供給取得制度紅利。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范疇,同時把真正存量的流動性資金泛濫,轉換為長期的資本。另外國資國企這一塊,成為長期資本的來源,會產生巨大的資本紅利。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