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投融并購實務
2014-12-02
導讀:信托公司的運作方式是怎么樣的?投資項目與信托公司又有什么樣的關系?本文從三個方面分析,首先談信托公司是如何運作的,其次再談信托是怎么運作的,最后作者對常見的關于信托的誤解進行了撥亂反正。
信托公司是如何運作的:
信托公司屬于金融機構,嚴格意義上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運行并無不同,縱向可以分為后臺運營支持、中臺風控合規(guī)產品研發(fā)、前臺業(yè)務部門,橫向業(yè)務范圍可以分為自營業(yè)務與信托業(yè)務。
自營業(yè)務相對好理解一些,就是信托公司以自有資金進行投資獲利的行為,投資的范圍和標的基本可以覆蓋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各種投資方式,如果沿著信托公司發(fā)展并不長的歷史上溯的話,在此前還出現過信托公司作為控股平臺上演各種資本運作的好戲,這其中有很多活動就是基于信托公司的自營業(yè)務進行的。
與一般的投資型企業(yè)和基金不同,信托公司受到凈資本管理的約束,因此自營業(yè)務的投資應當特別慎重,以確保信托公司在風險資本管理上有足夠的騰挪空間。自營業(yè)務全行業(yè)規(guī)模加起來恐怕也不會超過3000億元,與信托業(yè)務的10萬億規(guī)模實在相距甚遠,因此一般大家關心信托公司關心的都是信托業(yè)務。
信托業(yè)務的結構相對更為復雜多樣,在近幾年也吸引了大量的關注,也背負了很多誤解,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這也不能苛責現狀,畢竟電視上報刊上那些言之鑿鑿的專家們大部分時候也不甚了了,有時候甚至是在憑想象講故事。廢話少絮,進入正題。
理解信托業(yè)務首先要理解信托的概念,信托是一個泊來品,最早是為了解決教會的土地傳承問題,以委托-管理的法律關系代替了所有權占有的關系,個人認為古埃及和羅馬的遺囑信托與現代的信托制度還是有些不同的。信托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英美法系國家逐漸成熟成為一種慣常的處理財產及財產權轉移的工具,即財產的所有人將財產委托給第三人,由第三人負責按照約定的方式(主要是為了誰的利益)管理和處分財產。
信托制度傳入日本之后,在大陸法系的框架下發(fā)生了一定形式的變化,最終形成了日本獨特的信托銀行制度,這里不再展開。由上述可以看出,信托本質上是構建了一種法律關系,這種法律關系處理的是財產的所有、管理、處分等等一系列事宜。
廣義的信托關系在目前的金融市場上無處不在,公募基金本質上就是信托的一個細分領域,銀行的表外業(yè)務其實也可以理解成為信托的一種,現在如火如荼的券商基金資管業(yè)務本質上也是信托,只是國內的金融業(yè)是分業(yè)持牌經營,展業(yè)范圍受到監(jiān)管部門的約束,因此叫信托業(yè)務的只能是信托公司開展,理解了信托的概念,將有助于理解信托業(yè)務。
信托業(yè)務顧名思義就是處理信托的業(yè)務,信托公司就是開展這一業(yè)務的主體,籠統(tǒng)來說,信托公司接受客戶的委托,按照信托合同的約定處理被委托的財產。委托的標的是現金,這就是一個資金信托,委托的標的是財產或財產權、這就是一個財產權信托,委托的標的可以多種多樣。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委托人的利益進行的,這就是一個自益信托,是為了他人的利益進行的,這就是一個他益信托。
上面是主要的分類方式,其余還有諸如委托人是一個人的資金信托叫做單一資金信托,委托人是多個人的資金的信托叫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這個應該是大部分人最最眼熟的一個概念),當然也有資金信托中資金運用的標的是發(fā)放信托貸款的叫融資類信托,以各種投資形式進行運用的叫投資類信托等等分類方式,這樣分類下去可以無窮無盡,因而分類太多也就毫無意義。說到這里差不多就可以講清楚為什么信托被成為目前金融市場上最靈活的工具了。你看基本沒什么不能干的,也體現了信托法立法中“法無禁止即可為”的精神,雖然這在實際業(yè)務中只能是一個最最美好的理想。
接下來談談信托公司的具體業(yè)務怎么開展的:
其實重點也就是說說資金信托是怎么玩兒的,畢竟這是市場上最最主流的業(yè)務方式,而且最近幾年都被玩兒出花來了,可能就快要被玩兒壞了。資金信托是大部分信托公司主要的業(yè)務,也是收入的主要來源,最近有些行業(yè)大佬主推的土地流轉信托、家族信托之類的,目前還只能說是未來的戰(zhàn)略方向之一,暫時還無法構成行業(yè)主要的支柱業(yè)務和收入來源。
資金信托本質上是信托公司接受投資人的委托,為投資人的利益管理和處分受托資金,從而實現資金的保值增值目的的一類業(yè)務。信托公司接受委托的資金如何使用完全由信托公司決定的業(yè)務,一般歸類為自主管理業(yè)務;信托公司接受了委托人的資金同時也約定投資指令由委托人決定的,一般歸類為通道業(yè)務;在這兩類業(yè)務中,信托公司作為受托人的責任是完全不同的,當然普通的投資人并不需要了解的這么詳細。
至于前文答案中大量提到的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融資等等只不過是近兩年來資金信托的頭像比較集中的領域,并不能與信托業(yè)務劃等號,在當年股市6000點的時候信托的主流可是陽光私募,資金的運用對象是二級市場股票投資,2012年債市火爆的時候也有一些針對債券市場的信托制陽光私募出現,近期貨幣市場利率走高,相信各家信托公司的資金池投向有很多都是同業(yè)存款。這些都只是資金的運用方式不同而已。
考慮到單一信托基本屬于機構業(yè)務,與普通投資人關系不大,下面主要談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出現本意是監(jiān)管層希望約束和管理國內信托業(yè)務的發(fā)展,因而制定了一個標準的產品規(guī)范,并且出臺了一個重要的管理辦法。在監(jiān)管層指明了方向之后,集合資金信托業(yè)務做為合法集資的利器就突飛猛進的開始發(fā)展。之所以叫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首先是因為這個信托可以集合很多很多個投資人的資金,通常來說,很難有大量的有錢人意見完全一致的自發(fā)把資金用于同一用途來獲利,而信托公司可以通過明確資金的投向、期限以及可能的預期收益,來制定一個計劃,并以這個計劃通過信托的形式向多個有錢人進行募集資金,因此這個東西叫做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這樣也就形成了目前主流的反向操作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信托公司我應該先找到一個投資的標的(也就是很多人提到的融資項目),然后制定一個計劃(包括期限、規(guī)模、收益、風險控制措施),然后向投資人募集資金(就是各種賣,自己直接賣、通過銀行賣、或者其他機構等等)。前面描述的這個過程,就是超過80%的信托業(yè)前臺業(yè)務人員在做的事情。可以簡而言之為找項目、批項目、賣項目。
具體到一個房地產項目或者一個政府融資平臺項目或者一個其他不管什么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對于投資人而言,解決的是資金投放出去獲得收益的問題,對于資金獲得者而言,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是資金提供方,解決的是其融資的需求,對于信托公司而言,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是信托公司自主管理的對象,要承擔項目篩選、后期管理、收益分配清算等等工作。在這個過程里,資金獲得者要支付相應的對價,無論是以貸款利息還是強制分紅還是什么其他的方式,而信托公司收到收益之后,要按照預先的約定扣除自己的受托管理費用(這就是信托公司的收入來源)和其他相關的費用(律師費、保管費等等)之后向投資人分配。
寫到這里,對于簡單的信托業(yè)務或者信托計劃應該大致講的差不多了,下面談談經常會出現的幾個誤解,順便吐槽一下:
1. 信托就是理財產品:這是完全錯誤的一個概念,在國內的語境下,理財產品單指狹義的銀行理財產品,即銀行表外的特定業(yè)務的名稱,對于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屬性和判斷這里不再展開,但信托計劃不等于理財產品。甚至更夸張一點來說,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不管是不是在銀行柜臺賣的,不管是不是銀行的理財經理明面或者私下里賣的,跟銀行關系都不是很大(中誠那事兒得另說),銀行既不為資金安全負責、也不為投資收益負責,所以在銀行買信托出風險了去銀行拉橫幅是很無厘頭的事情,雖然信托公司多數樂于見到這一景象。
2. 信托是保本保收益的:這是更加錯誤的一個概念,任何一份信托合同里都不會出現保本保收益的描述,當然銷售信托的各路“神仙”們口頭上可能說成各種各樣,但是,信托如果承諾本金和收益不受損失,就是直接違反信托法,可以起訴信托公司欺詐,估計一告一個準,收益比買信托高多了。一個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風險屬性與投資標的和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息息相關,信托計劃出風險了,要么是信托公司選擇項目水平有問題,要么是投資下去之后管理沒跟上。
3. 信托計劃有剛性兌付所以萬一出風險信托公司會出錢賠償:這句話在目前的環(huán)境下部分正確,信托公司作為受托人,責任是盡職,這是一個職業(yè)道德感很強的概念,在目前完全無法衡量職業(yè)道德感和從業(yè)水平高下的環(huán)境下,在監(jiān)管層的維穩(wěn)思路下,各家信托公司只能用剛性兌付代替品牌和聲譽建設。但是從業(yè)務實質來看,信托公司的義務不包括以自有資金補償受托人的損失,投資標的出風險了還有增信措施,增信措施無法彌補損失的話那就要看信托公司在選擇項目和管理過程中是否盡責,極端一點來看,如果哪個房地產項目攤上地震,投資標的全部標的資產和抵押擔保資產全部震沒了然后變成了一個湖泊,這種情況下恐怕剛性兌付就毫無道理了。只是現在監(jiān)管層認為放開剛兌風險太大,而且投資人群體也不那么成熟,恐怕距離那一天還比較遙遠。
4. 信托計劃都沒風險/風險很大,可以隨便買or不能碰:任何極端化的說法多半都是錯的,怎么判斷一個信托項目的風險,我對于普通的投資人的建議只有一個,找到你周邊認為最專業(yè)的人咨詢一下,考慮到國內這個類型的付費中立機構基本沒有,只能是找朋友找親戚找你信任且懂得的人去替你判斷你不能了解的風險。畢竟從現在的情況看,信托計劃確實是相當數量的投資人能夠接觸到的收益比較高的投資標的。不得不吐槽一句目前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實在太嚴重,很多人總是習慣了對專業(yè)的不尊重,從對待醫(yī)生的態(tài)度到對待投資的態(tài)度都一樣,寧愿聽信輿論的忽悠也不愿意相信專業(yè)人員的判斷,寧愿投資的標的出了問題去拉橫幅也不愿意在事前被忽悠的時候做一點了解咨詢一下別人。有些時候,看到市場上一些高風險的信托產品在信息披露里模棱兩可含混不清的表述,都不知道他們怎么賣出去的,銷售過程不可想象。
5. 政府項目風險很高/很低:只能說一句,不同地方的政府的不同項目的風險水平相差非常之大,甚至可以說判若云泥,寫不動了就不展開了。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推薦文章